找到相关内容1470篇,用时26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赵朴初答:佛教既认为(眼、耳等)境(色、声等)相合,才有识的发生,如何又说万法唯识呢?

      赵朴初答:唯识家认为我们眼识所见的色,耳识所听的声,鼻识所嗅的香,舌识所尝的味,身识所触的坚、湿、暖、动等,都不是事物的本身,而是识依着托外界事物为"本质"而变起的"影象"。所以识有两种功能:一种就是能够变起影象的功能,叫做"相分";一种是能够了别影象的功能,叫做"见分"。我们的一切知觉无非是自己识上的见分对相分的了别而已。

    赵朴初

    |佛教常识问答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7/07/06592110801.html
  • 范古农答:阿赖耶识内变根身,外变器界。根身有情为识所变,尚觉易解。山河无情亦云为识所变,不知其所以。请详为开示,并举俗事证明。

     问:阿赖耶识内变根身,外变器界。根身有情为识所变,尚觉易解。山河无情亦云为识所变,不知其所以。请详为开示,并举俗事证明。   范古农答:譬如梦境,情与无情,同为梦心之所显现。譬如电影,人物山河,同为影片之所显现。所以然者,阿赖耶识含藏万物种子,种子现行时即变根身,同时六尘种子现行即变器界,其所变之根身器界,同为阿赖耶识之所执持,故能不失不坏,相似相续,而成众生一期之正报依报,原无所谓内外

    范古农

    |范古农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7/07/06583512719.html
  • 广西佛教参访团一行到台湾佛光山参访交流

    2009年12月8日,为推展广西壮族自治区佛教建设,在广西宗教局林东昭局长带领下,由广西佛教协会会长、梧州四恩寺住持成清法师,广西佛教协会副秘书长、桂林龙华寺住持湛空法师等24人组成的广西佛教参访团一行到台湾佛光山参访交流,受到佛光山住持心培法师的盛情接待。 心培法师和参访团一行分享了自己到大陆各地的所见所闻,对祖先的智慧表示赞叹。林东昭局长表示,他很久以前就对佛光山开山宗长星云法师“...

    佚名

    |$False$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bnznews/2009/12/22075695274.html
  • 六根的知觉空间解释

    感觉象是黑箱的一幅幅输出,前就相当于黑箱的输出窗口,它们是感觉产生的背景,是不同感觉得以相互区分的基础。多个可产生感觉的单元相互关联,形成类似空间的结构,就是空间,上产生感觉则类似于空间中...心念活动都是刹那生灭的,属于六尘,而产生相应经验的背景则是六根。本文对此进行讨论。  一.的空间解释  1.几种流行观点的辨析  经论中六根是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。第六根比较复杂,先讨论前。 ...

    杨新宇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9223473525.html
  • 三十七菩提分

    佛教教义。亦译三十七道品、三十七觉支等。指佛陀教导众生修证圣果的三十七种途径和方法。菩提分,意即成就佛教四圣谛的智慧,通向涅槃圣果的道路。分为七科,即四念住、四正断、四神足、力、七觉支、八圣道支。亦译四念处、四正勤、四如意足、力、七觉分、八正道。《俱舍论》卷二十五称:“三十七法顺趣菩提,是故皆名菩提分法。” 四念住四种以智观境的方法。世人攀缘身、受、心、法四境,生起净、乐、常、我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173943215.html
  • 三种病相

    脾主舌故。患从肾生者。咽喉噎塞。腹胀耳满。肾主耳故。是为五脏生患之相。(X。第习切)。三五中患相。眼耳鼻舌身也。身患者。四体卒痛。百节酸疼。舌患者。或疮或硬。饮食失味。鼻患者。鼻常齆塞。及流浓涕。耳患者。或痛或聋。或嘈嘈然作声。眼患者。或赤或疼。昏花翳闇。是为中患相。(齆。鸟贡切。) 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445457577.html
  • 大菩提分

    大菩提分  圣开法师    所谓“”者:  一、信——信佛、法、僧三宝,及苦、集、灭、道四谛者。  二、精进根——又名为勤根,乃精勤勇猛进取修行善法者。   三、念根——时刻思惟,忆念正法者。  四、定——使心止抄一境,而不散乱者。  、慧根——思惟真理者。  右列法,是能生其他一切善法之根本,故为“”,比如种树,若不生根,树干与枝叶,无由生长;植树必先生根,枝干树叶,方得...

    圣开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333664178.html
  • 问:在禅定中可以听到声音,是真的吗?

    当禅修者在初次进入禅定时,其所证入的安止心只有一刹那心而已;如果他的定力夠深,当他再次进入禅定时,他的心进入在安止定的状态,可以持续一小时、两小时乃至七天。依据《论事》的记载,有人主张在禅定中可以听到声音。依注释书的解释,这是东山住部的主张。由圆表和心的作用我们可以了解:当禅定者的定力够深,他可以持续地安住在安止中很久,此时他的眼等无法执行他们的见等作用,当然他的耳根是无法听到声音的。...

    佚名

    佛教问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9/05/10035177573.html
  • 人生进善之阶段

    这就叫事相。在这事相部分,又可以分成三类:甲、根尘:根尘是佛典上特定的名词,就是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,普通称之曰五官。与相对的是尘,耳听见的谓之声尘,眼见的谓之色尘,鼻嗅的谓之香尘,舌辨的谓之味尘,身接的谓之触尘,还有一部分的法尘。这、六尘,是人生中分析出来的物质部分。乙、心识:关于心识的分析,肯先要知道人生不但有物质的部分,而且还有精神的部分,心识就是人生的精神现象。分析来讲,可以...

    太虚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235939574.html
  • (Indriya)

    (Indriya)   一   [207]在佛教有二十二之说。所谓二十二,即:眼根、耳根、鼻根、舌根、身根、意根等六根,男、女、命根三,苦、乐根、喜根、忧根、舍根等受根,信、精进根、念根、定、慧根善根,未知当知根、已知、具知根等三无漏。在原始佛教时代,并没有被归纳成二十二,但是各别的项目大多在原始佛教已有提到。在部派佛教时代或稍早以前,已被整理成二十二。根据现存...

    水野弘元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05147998.html